港口营收多下滑:干散货业务拖后腿 金融物流成新增长点

港口营收多下滑:干散货业务拖后腿 金融物流成新增长点

      随着各个港口的半年报陆续出台,整个港口行业的背景略显惨淡,《中国企业报》记者统计了全国吞吐量靠前的9个上市港务公司半年报后发现,其中营业收入出现下滑的有5个公司。导致这一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矿石、金属、煤炭为主的干散货吞吐量的大幅下滑。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在港口的非主营业务中,港口物流、港口金融等多元化经营板块业务的营收却稳步上升。在整体进出口情形出现变动的今天,延展业务链条、挖掘新的赢利点已经成为诸多港口的必行之路。
      在吞吐量增速放缓的既定前提下,港口公司如何保持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成为一个问题。就目前的情况而言,多数港口选择以多元化经营的方式来分摊吞吐量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这其中,港口物流业务和金融业务成为港务公司偏爱的新业务。
      “吞吐量一度是支撑港口发展最为重要的数据,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仅仅依靠吞吐量来维持营收的难度很大,很多港口都在谈转型,谈多元化经营,相关性比较高的行业就是物流、贸易、金融,还有一些在通过海铁联运、内陆港等措施来拓展腹地。”港口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2015年上半年,上海港集装箱业务营业收入增长幅度为7.72%,而港口物流业务的增长幅度则达到了15.13%。在青岛港,港口物流业务的增长幅度达到了31%,在目前的青岛港,来自港口物流业务的营收在总营收中占比已经达到了28.6%,而金融业务的占比也已经达到了7.5%。
      青岛港董事长郑明辉也曾表示,过去30年港口“吞吐量为王”的模式已经无法支撑长远发展,青岛港的盈利增长点也不再局限于以往20年来的装卸业务,而是增加了物流网络、港航金融业务等新兴业态。    (中国企业报)

关于作者

admin_yzg administrator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