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扬州远扬国际码头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扬州港扬州港区3#泊位码头结构改扩建工程
建设性质:改扩建
二、验收调查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江苏智环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人:马骏
电话:0514-87931607-2028
电子邮箱:1304003252@qq.com
三、项目基本情况
扬州港扬州港区3#泊位码头结构现为1个建设规模为3万吨级通用泊位,码头长度261米。为提高码头的靠泊等级、满足大型船舶靠泊后对码头装卸作业及运输效率要求和适应风电叶片出港运输需求,本工程拟对3#泊位码头结构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改造,以形成具备大件运输出港条件的4万吨级件杂货泊位1个。本工程对水工结构进行改造,并在码头面板下新建2座集污池,在原生活污水化粪池附近新建1座初期雨水收集池,在原机修间附近新建危废暂存间,本项目不改变3#泊位的岸线长度和陆域堆场主要结构。
该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8年11月由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编制完成,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于2019年02月15日对其进行了批复(扬开管环审[2019]9号)。
本项目于2019年10月完成施工。本项目工程总投资12000万元,环保投资102万元,占工程总投资的0.85%。
四、项目污染防治措施
1、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设置围堰防止施工废水溢流,设置沉淀池用于降低施工废水悬浮物,设置隔油池降低施工机械产生的石油类污染物;泥浆池设置盖板,防止雨水冲刷施泥浆排入长江;通过以上措施防止施工废水乱排入长江。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初期雨水、码头平台冲洗水和生活污水,本次改扩建后新增1座陆域初期雨水收集池、2座码头平台初期雨水及冲洗废水收集池,初期雨水和码头平台冲洗水经管网收集后接管至六圩污水处理厂处理。
2、地表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为施工产生的扬尘,通过定时洒水、冲洗施工机械来抑制扬尘;
本项目运营期废气主要为无组织排放汽车尾气,采用定期洒水、合理规划运输路线、汽车使用优质燃料等措施降低废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3、声环境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降噪措施主要有尽量选用低噪声装卸机械并配套降噪设备,加强对运输装卸作业的管理,尽量避免夜间作业。严格控制夜间进出港运输,缩短夜间作业时间,控制作业区内车速,控制和减少作业区车、船的鸣号次数和时间,夜间不进行钢材装卸作业。
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
本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固废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通过加强管理,严禁施工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随意丢弃,施工废弃物托运至合法指定地点抛掷;
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物包括船舶固废和码头平台维修固废,船舶生活垃圾由船舶公司统一处置,船舶维修废弃物和压舱水沉积物由船舶公司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本项目不接收船舶产生的废弃物。码头固废中含油废物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含油抹布混入生活垃圾,统一交环卫部门处理。
5、生态减缓及补偿措施
本项目总工期较短,水上施工在枯水期内可完成,完全可避开鱼类繁殖期和育肥期、珍稀保护水生动物高峰期(每年4月~8月)。
本项目进行一次增殖放流。
6、结论
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政策、规范及相关规划要求;生产过程中遵循清洁生产理念,所采用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能保证各类污染物长期施工期稳定达标排放;预测结果表明项目所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和环境保护目标影响较小;通过采取有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并落实应急预案,项目的环境风险可接受。建设单位开展的公众参与结果表明公众对项目建设表示理解和支持。综上所述,在落实本报告书中的各项环保措施以及各级环保主管部门管理要求的前提下,从环保角度分析,拟建项目的建设具有环境可行性。同时,拟建项目在设计、建设、运行全过程中还必须满足消防、安全、职业卫生等相关管理要求,进行规范化的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
五、征询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①公众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是否满意;
②影响当地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和环境污染的主要来源;
③公众对建设项目的了解状况及反应;
④公众了解建设项目情况后,从环保角度考虑,对该项目建设持何种态度;
⑤公众对该项目环保方面有何建议和要求。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在有关信息公开后,以信函、传真、电子邮件或者其他便利的方式,向建设单位或者验收单位提交书面意见。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自公告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可以向调查机构索取调查报告。有关信息在整个征询公众意见期间均处于公开状态。
关于作者